淄博代加工彩繪玻璃
10月26日,德國科隆大教堂建筑協(xié)會的工作人員對巴黎圣母院的彩色玻璃花窗進行修復。近日,德國科隆大教堂建筑協(xié)會成功修復4扇在巴黎圣母院大火中被燒毀的彩色玻璃花窗。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突發(fā)大火,屋頂和塔尖被燒毀,但主體建筑得以保存。新華社發(f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總結彩色花窗的出現與中世紀基督教的發(fā)展關系密切,將彩色玻璃窗與教堂完美結合,并利用玻璃的透光性,巧妙的應用光線,使光線在透過彩色玻璃窗后變得更加絢麗,給人們帶來了一種感官的享受以及強烈的心靈震撼。基督徒采用象征性的手法來表達自己的宗教信仰和情感,在教堂內部裝飾上加強對光線的應用和色彩的處理,努力把教堂裝飾得充滿神秘氣息。彩色花窗成為基督教宣揚教義非常有效的手段。參考文獻:1、周志《從彩繪玻璃看哥特式藝術的審美特征》2、余太星《論哥特式教堂建筑結構與玻璃花窗的宗教寓意》3、陳曉娟《淺談建筑中的光影設計與場所精神》4、趙迎《哥特教堂彩色玻璃窗之探究》
抗戰(zhàn)開始,國內的經濟形勢急轉直下,土山灣的業(yè)務也陷入了困境之中。為了維持孤兒院的運作,土山灣各部門不斷拓展業(yè)務,甚至將其產品遠銷至非洲各地。我們曾在土山灣出版的廣告單頁中看到兩張為澳門教堂設計的彩繪玻璃圖樣,一幅是圣母圣誕主題,另一幅是耶穌圣誕主題。幾年前曾有機會親往澳門朝圣,果然在澳門的主教座堂和主教山海崖圣母堂中見到了這兩幅玻璃原物。
古代埃及和羅馬人都擅長制造小型的彩色玻璃制品。古代腓尼基在玻璃制造業(yè)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心產地是西頓和安條克等地。在公元4-5世紀的早期基督教教堂中,一些木質窗框中鑲嵌有經雕琢過的雪花石膏,類似玻璃般的效果。公元7世紀,英國的教堂和修道院已經出現了彩繪玻璃窗。公元675年,圣本篤·波斯哥[]從法國引進工匠,為在芒克威爾茅斯建造的圣彼得修道院窗戶進行著色。公元8世紀以后,伊斯蘭世界的一些清真寺和公共空間也開始以彩色玻璃裝飾,基本以純粹的幾何設計為主,包含花卉和文字圖案,不表現人物形象和宗教偶像。
早期花窗玻璃多以圣經故事為內容,以光線配合圖案的效果感動信徒。而一些教會所在地本地的傳說和神話,也會進入其主題之中。近代以來,花窗玻璃彩色玻璃不僅出現在教堂,也在許多一般建筑、室內空間、產品中獲得應用。